close

html模版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寧波南部商務區
(易國慶攝)

舟山跨海大橋
(新華社發)

甬臺溫高鐵
(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易鶴

寧波都市圈要形成一盤棋,必須樹立大寧波發展思維。加強都市圈范圍內的資源配置、產業佈局、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對接和一體謀劃,通過創業創新互促共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協同共保等方式,推動與舟山、臺州等圈內城市的合作,推進寧波都市圈建設。

25日下午,市行政會議中心,一場高級別專傢座談會正在進行,滬甬兩地十餘位專傢熱烈交談,議題隻有一個———如何加快建設長三角城市群寧波都市圈。

今年6月初,國傢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發佈《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規劃》,該規劃對寧波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濃墨重彩,亮點迭出,留下瞭令人遐想的巨大空間。

作為長三角南翼經濟重鎮,寧波被定位為推進都市圈同城化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規劃明確寧波都市圈的具體范圍包括寧波、舟山、臺州三市,要承擔和發揮“長江經濟帶龍頭龍眼和‘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角色和作用。並把寧波作為與南京、合肥、杭州三大省會城市並列的長三角中心城市。

“‘都市圈’作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區域形態,對於促進區域城市之間的聯系、增強區域整體綜合競爭力、提升區域城市發展品質等方面正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市咨詢委秘書長潘奇峰說。

毫無疑問,對寧波而言,建設都市圈意義重大,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新動力源。潘奇峰告訴記者,港口和開放曾是寧波快速發展的“一對有力翅膀”,但時至今日,國內外發展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而劇烈的變化,寧波亟需尋找新動力源。

“當前,區域單個城市之間的競爭已向以‘都市圈’為模式的區域競爭轉型,城市發展格局面臨新一輪‘洗牌’。”在潘奇峰看來,都市圈建設不僅實現瞭與國傢戰略的精準對接,也成為提升寧波綜合競爭力,奮力躋身全國大城市第一方隊新的動力源。

“通過都市圈培育,在都市圈依托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快速發展的同時,可以有效提升中心城市能級,有利於提升寧波城市國際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也有利於‘一圈三中心’建設目標和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戰略目標的實現。”潘奇峰說。

長期研究區域經濟規劃的寧波市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劉興景則認為:“面對新的歷史性機遇,寧波都市圈要想真正崛起,除瞭要對接好大上海,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甬舟臺三地要聯手變成‘最鐵朋友圈’,利益協同,包容聯動,全面融入長三角城市群。”

提高首位度

構築浙東“黃金三角”

國內較為權威的觀點認為,“都市圈”主要有三大構成要件:一是有一個首位度較高的都市經濟中心;二是有若幹腹地或者周邊都市;三是中心與腹地的內在經濟聯系緊密,具有“極化一擴散”效應。

“都市圈”主要是通過首位度較高的都市經濟中心輻射若幹腹地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其重點是區域經濟中心與腹地通過緊密聯系而達到的“整體效應”和“擴散效應”。

但與杭州、南京、合肥等省會中心城市相比,寧波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極核功能和戰略地位還有待提升。主要表現在科技創新、城市品質、國際化發展等方面與“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地位有差距,中心城市的極核功能不強,對周邊的輻射帶動能力有限。

“短板就是目標,這些需要提升的地方應該成為寧波“都市圈”建設今後一段時間主攻的方向。”潘奇峰等專傢建議,要壯大寧波在都市圈中的極核功能,首先要增強產業輻射和帶動力。以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為引領,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梅山新區,高標準建設寧波新材料科技城和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做大做強智能經濟、海洋經濟等新動能新經濟的高能級載體。

其次刻字服務,要加強資源統籌與調控力。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優化城市發展佈局,促進整體優勢發揮和競爭力提升,增強資源要素的配置能力,提高對周邊地區的集聚力和輻射力。

最後,要提升社會效率和影響力。積極參與開展自貿區金融、投資、貿易等方面便利化的政策,加大對醫療、教育、文化、衛生等民生實事工程的投入力度,以高品質的社會事業為都市圈居民提供服務,優化、完善和落實各項科技、人才、金融等政策措施,加大各項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鼓勵設立和發展產業創新基金,優化引才、育才和用才環境,打造“都市圈”創業創新高地和科技人才高地。

“有瞭核心,這個朋友圈才能真正成為穩固的‘黃金三角’。”劉興景說。

打破“協調難”

彈出區域並進美妙音符

“都市圈”經濟運行是彰顯其能量的重要環節,如何協調區域經濟運行是“都市圈”功能發揮的關鍵問題。

“就像演奏鋼琴,必須五指協調才能彈出美妙音符;區域發展同樣如此,隻有資源共享、困難共擔,綜合平衡,包容聯動,才能推動形成各區域各領域欣欣向榮、全面發展的景象。”劉興景說。

就寧波“都市圈”而言,一方面,甬舟臺三地協作已有美好開端和前景。甬舟臺地域相鄰,人文相近。扼守東部黃金海岸線與長江黃金水道結合部的戰略要位。三地經濟發展既有一定相似性,又有很強的互補性,在區域港口一體化、區域大交通建設、資源整合開發利用、國內外市場聯手拓展、科技金融等經濟社會各方面均開展瞭實質性合作。

另一方面,三地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制約依然較多。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甬舟兩地的港、島、橋、路聯動開發和資源整合進展有待加速。

“都市圈”同城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還未形成;城市之間行政壁壘需要進一步突破,在行政區劃調整、空間佈局優化上的實效還有待顯現;產業聯動發展、基礎設施共建、環境統一治理、民生保障共享等方面的協同發展機制有待明確;激勵機制和溝通渠道也有待完善。

區域層面的體制機制示范百樂刻字筆區效應還沒有充分溢出,舟山群島新區、寧波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寧波國傢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臺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等領域的國傢政策還無法在“都市圈”范圍內延伸共享。

有鑒於此,多位業內專傢指出,寧波都市圈要形成一盤棋,必須樹立大寧波發展思維。加強都市圈范圍內的資源配置、產業佈局、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對接和一體謀劃,通過創業創新互促共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刻字鋼珠筆建共享、生態環境協同共保等方式,推動與舟山、臺州等圈內城市的合作,推進寧波都市圈建設。

例如,合力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共建舟山自由貿易港區,探索組建都市圈統籌發展平臺公司等。通過公共交通、基礎教育、醫療服務、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的系統對接與數據共享,通過民生領域的同城化來推動三地人才交流:聯合舟山、臺州成立都市圈

建設基金,有序推動寧波港口經濟圈、舟山群島新區與臺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的資源整合與產業對接,促進三地在金融、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的緊密合作。

彰顯國際范

構築對外開放新高地

跟其他“都市圈”不同,寧波都市圈內三大城市全都濱海,均處在開放前哨,是典型的開放城市。

劉興景告訴記者,當前以中心城市為極核的都市區普遍成為國傢或地區的核心區域,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分工的地域單元。在美國,依托港口優勢和外向型經濟基礎演化形成的紐約都市區,是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歐洲,從巴黎經佈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直到魯爾、科隆,從曼徹斯特、利物浦到倫敦,若幹個都市區在沿海經濟帶上連綿成片,成為協調控制全球和區域經濟活動的重要樞紐。世界經濟空間格局的發展態勢表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打造海岸線上的寧波都市圈將是甬舟臺三地參與全球化競爭和國際分工合作的戰略選擇。



但走好這條路並不容易。近年來,隨著我國全方位開放格局的進一步深入,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如火如荼,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境遇使得原有的國際開放優勢弱化。在相關港口城市的國際化指標比較中,寧波的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實際利用外資、外貿進出口總額處於中等水平,但是在空港旅客吞吐量、引進的世界500強企業、入境遊客和旅遊外匯收入等方面相對落後。

目前寧波都市圈的港口“大而不強”,寧波—舟山港的吞吐規模雖然位居世界前列,但高附加值的港航物流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與世界級航運中心還有很大差距;開放平臺能級不高,雖然寧波擁有全省最多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但功能交叉與功能單一、空間資源不足與空間開發不足並存的矛盾還很突出。投資貿易環境不夠優化,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亟待拓展;國際合作能級不高,與國際友城、國際組織和海內外“寧波幫”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仍有較大合作空間。

目前,寧波都市圈建設的快進鍵已經按下,盡管前路漫漫,但三地未來的發展留給人們巨大的遐想空間,正如前不久在寧波參會時,臺州市長張兵所說:“甬臺合作前景廣闊,除瞭產業、金融、民生等領域的對接,兩地可以在港口建設、運營等方面開展合作,全力打造我國海洋港口發展的新標桿。同時,依托寧波舟山港的巨大吞吐量,臺州港大麥嶼港區對臺灣地區開放的先發優勢,兩地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SourcePh" >

A786D2DF8A96830C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ru182x9k3 的頭像
    uru182x9k3

    小橋的超值清單

    uru182x9k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