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開幕 解決市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從昨天開始到本周五,為期四天的第七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在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本屆盛典既是2017年全民閱讀總結提升的盛會,又是第八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的動員開篇之作。活動現場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北京閱讀季共推出閱讀活動3萬餘場,覆蓋和影響人群超過1000萬,居民人均紙書閱讀量達10.97本。

閱讀盛典開幕現場。

本屆閱讀盛典共有七大板塊,昨天的盛典現場頒出瞭“最北京”實體書店、閱讀示范社區、書香傢庭、金牌閱讀推廣人、年度優秀閱讀推廣機構、優秀合作機構、“聚焦閱讀”攝影獎、新聞傳媒機構優秀推廣獎、優秀組織獎等九大獎項,向為2017年北京閱讀季貢獻6鏡頭行車記錄器光和熱的個體和機構致敬。其中,“最北京”實體書店分別是甲骨文·悅讀空間、中國書店(琉璃廠店)、三聯韜奮書店、雨楓書館(萬科館)、涵芬樓、外研書店、中國新聞書店、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模范書局、中信書店(僑福芳草地店),特別推出致敬書店分別為北京圖書大廈、北京市新華書店王府井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在頒獎間隙,俞敏洪從個人閱讀體驗出發,在現場做瞭主題演講,主持人張越巧妙地化解瞭俞敏洪電子書突然出現的故障,俞敏洪在大傢的笑聲和掌聲中二次登臺完成瞭演講。

“閱讀+”系列對話是本屆閱讀盛典奉上的又一道盛宴,匯聚瞭閱讀推廣領域精英、各行各業大傢,圍繞城市文化脈絡、閱讀基礎設施、閱讀推廣活動、閱讀解決方案等四個維度深入探討書香城市建設的路徑。在昨天現場,楊浪、陳鐸、陳雷、方青卓、劉一達等文化名人率先亮相,在“閱讀人生,點亮美好生活”主題誦讀環節,為大傢奉上瞭第一道大餐。而後幾天裡還將有百傢講壇主講人蒙曼、十月文學院院長曲仲、作傢祝勇、童書媽媽三川玲人等先後亮相“閱讀+”系列對話。在閱讀盛典期間,整個天橋藝術中心被包裝為一個大型閱讀空間。一層大廳開設獨特的書香長廊,利用天幕、垂幅等形式,集中宣傳推廣北京全民閱讀的理念及價值。此外,大廳設置5大展區,以數據、案例、故事等多種呈現形式,通過“閱讀之旅”回顧北京春、夏、秋、冬四季主題閱讀,集中展現通過北京閱讀季平臺凝聚的閱讀力量,以及結出的豐碩果實。北京晨報記者?王琳

聚焦京大型車行車紀錄器推薦城角落中的文化風景線

隨著全民閱讀的推廣,北京誕生瞭一個又一個富有時代特色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書香西城”“書香朝陽”“書香海淀”等各個區的閱讀特色品牌項目日益湧現,也成為瞭京城各個角落中一道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近日,北京晨報記者走訪瞭幾傢本年度北京閱讀季評選出的“最北京”實體書店,發現無論是歷史悠久的古樸書店,還是時尚前衛的新興書吧,都以濃濃書香為城市增添著文化活力,潛移默化中帶動著越來越多的市民走近圖書、閱讀書籍、愛上讀書。就在西城區下斜街1號院,有傢不掛招牌的最美社區書店——甲骨文·悅讀空間,為真正想安安靜靜品讀的人們提供瞭貨車行車記錄器安裝港灣。

切實解決市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20多年媒體從業經驗,12年讀書節目主持人,多年一直堅持做閱讀推廣的甲骨文·悅讀空間(以下簡稱為“甲骨文”)掌櫃賀超總要在百忙中擠出時間來書店看看,最近暢銷書更新情況、周末公益活動的落實安排……對待這個社區書店,他算得上一絲不茍。兩年前,在實體書店市場受到大幅沖擊的情況下,賀超逆勢而行,他鎖定瞭西城區下斜街1號院東樓廣內街道服務大廳二層的位置,籌備瞭這個溫馨又實用的書店。“做瞭10多年的讀書節目,在我看來,書店總歸是大傢喜歡的,尤其是社區居民。為什麼要開在這個商業氣息不濃的社區?因為這裡距離讀者最近,是閱讀需求最強烈的地方。退休老年人和沒上學的孩子需要閱讀,提供生活服務和親子教育幫助需要閱讀,城市中最小的單位是傢庭,傢庭的集合就是社區,所以想推廣閱讀,我認為社區文化建設舉足輕重,這才是切實解決市民閱讀的最後一公裡。經過調查,2015年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社區書店,但我有信心做好社區書店。”賀超堅定地說,和很多愛書的人一樣,開一傢書店是情懷更是夢想。

讓賀超歷歷在目的是籌備期間,尚未雇人,找書、買書、裝飾、佈置所有事無巨細的工作全部落到他一人的肩上,賀超不記得多少個深夜都是在一趟趟扛書爬樓中度過,就連送貨員、門衛都被這個忙上忙下的小夥子打動,自發幫他搬運。經過他的良苦用心,2016年1月1日甲骨文開門迎客,而僅在開業3個月後就被不少慕名而來的讀者譽為“北京最美社區書店”。不僅如此,從店中的照片墻上也不難發現,這傢樸實的小書店還吸引瞭不少名人名傢走進社區,分享閱讀。“這是著名學者閻崇年,這是於丹,還有作傢虹影,《最強大腦》裡的水哥……”賀超指著照片向記者介紹,這些名流到此不為賺錢,幾千元的邀請費有的人隻象征性收瞭幾百元,有的甚至表示義務演講。

社區書店大傢共同的精神花園

雖然甲骨文身處社區,但位置並不偏僻,不過要是不按導航尋來,找起來還真有點大型車行車紀錄器費勁,而賀超卻笑稱,“我們可能是唯一沒有招牌的書店,社區書店本就不為大張旗鼓的攬客,來的讀者大多是口口相傳。”同樣的低調還表現在店內的裝飾上,甲骨文不同於一般後書店時代的裝潢風格,沒有高冷的視覺感,近300平方米的閱讀空間更像個可以看書休憩的後花園,多肉植物、花卉綠植巧妙地分隔出空間,讀者書畫、手工泥塑裝點著四周,在書架旁掛著的鳥籠中是居民寄養在這裡的藍色鸚鵡。“早上剛買的橘子,給你們送點。一會兒吃完飯,我帶小孫子過來看看書。”住在隔壁樓裡的王大媽笑盈盈地遞給賀超一袋橘子,“居民把這裡當成自己傢,我覺得挺幸福的。”他說,如今每每遇到更新書籍、佈置座椅等體力活,一些社區居民、讀者都會搭把手,打造這個大傢共同的“精神花園”。

有瞭讀者的支持,賀超信心百倍,他立志把更多更好的服務帶入甲骨文。作為全新的閱讀生態,如今書店既可以滿足讀者在北京市公共閱讀系統的圖書借閱需求,同時提供瞭圖書銷售、新書推薦、延伸閱讀以及輔助的咖啡茶飲等服務。“甲骨文是少有的可使用北京公共閱讀一卡通的社區書店,在這裡借書可以到任何指定公共閱讀場所還書,也可以將書還到甲骨文。”賀超介紹道,除瞭精品書籍,甲骨文還依托悅萬卷、甲骨文悅讀兩個公眾號進行線上閱讀服務,建立“有聲書店”概念,在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指導、專傢講座、親子閱讀等活動,此外,每周還會推出8-10場觀影會、讀書會、誦讀會、生活會、故事會等社區閱讀活動,為民眾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閱讀體驗。“實體店讓我們更直接地面對讀者,為他們服務,而互聯網+給我們和讀者提供瞭便捷的近乎零距離的溝通,借助移動互聯網與實體書店的結合,為書店實現無限延展。”

北京晨報記者 郭丹文並攝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四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編輯:羅超華_BJ5353
arrow
arrow

    uru182x9k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